精选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

时间:2024-06-12 16:26:47
精选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任教的二年(1)班有学生34人,二年(2)班有学生37人,两个班各有插班生3人。经过3个学期的学习,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学生作业字迹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上学期期末检测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培养学生的兴趣,再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表内除法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除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除以一位数。因此,表内除法同表内乘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

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四位。这是学习读、写多位数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数感的重要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用数与他人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在加、减法计算方面,在上一册百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三位数(几百几十)的笔算加、减法。这些内容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

解学问题是在学习了一些数与计算知识后,结合现实生活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让学生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给学生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学生初步认识克和千克。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活动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图形与变换一章,包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和认识“锐角和钝角”等内容。结合学生实例,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学会进行最简单的图形平移,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感受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且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一册教材也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探索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不仅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发现和欣赏数学美、运用数学美、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时间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课时安排

1、解决问题(4课时)

2、表内除法(一)(13课时)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3、图形与变换(4课时)

剪一剪。。。。。。。。。。。。。。。。。。1课时

4、表内除法(二)(9课时)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5、万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6、克和千克(2课时)

7、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7课时)

8、统计(3课时)

9、找规律(4课时)

10、总复习(4课时)

四、具体 ……此处隐藏5986个字……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的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3)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2。空间与图形:

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用直角判定锐角与钝角。

在测量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3。统计与概率:

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四、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科书一共编排了9个单元教学内容。各单元的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通过实实在在的平均分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结合事理,探索并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合理性。

3.联系现实背景,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过程,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4.有层次地安排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时、分、秒】

1.从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入手,引入对钟面的认识。

2.结合对钟面的认识,探索时和分的关系,感受1时和1分的实际长短。

3.由易到难,逐步掌握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突破相应的学习难点。

4.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体验1秒的实际长短。

5.联系生活经验,体会时间是有序的,生活需要有序地安排。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

1.方向具有确定性和相对性的双重属性。

2.东北、西北、东南、西南都是指一个区域,是对一类方向的粗略描述。

3.在平面图上辨认东、南、西、北是教学的重点。

4.不要求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行走路线。

【测定方向(综合与实践)】

1.教材提供的是场景图,不是平面图,判断不同方向景物的依据是图中指南针所显示的结果。

2.选择的观测点不同,观测结果也随之变化。

【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2.用方块表示数,突出的是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

3.用计数器和算盘表示数,突出的是计数的位值原则。

4.借助计数器和算盘数数,突出的是“满十进一”。

5.结合数数认识千和万,突出的是千和万的双重含义。

6.用计数器表示数过渡到用算盘表示数,是为了落实课标的要求。

7.数的读、写要特别关注中间、末尾有0的情形。

8.从不同角度理解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9.用不同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10.探索数的排列规律具有丰富的教学功能。

【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

1.联系对米和厘米的已有认识教学分米的认识。

2.在现实背景中引出毫米的认识,体会认识毫米的实际意义。

3.借助典型物体的长度,丰富对分米、毫米的感知。

4.联系数的含义进行不同单位数量的换算。

5.适当指导测量方法,合理表达测量结果。

6.对长度的估计要突出“单位选择”和对“数量级”的把握。

【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

2.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在练习过程中逐步优化。

3.从表内加、减法的口算,类推出整十(百)数加(减)整十(百)数以及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

4.恰当把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要求。

5.笔算加法的重点是计算过程中进位的处理。

6.隔位退位是笔算减法的学习难点。

7.结合加、减法验算,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关系。

8.充分发挥不同计算题组的教学功能。

9.联系现实背景,初步掌握相应的估算方法。

【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1.让学生经历角的抽象过程,知道角是指一类平面图形。

2.生活中的“角”与数学中的“角”含义不尽相同。

3.通过不同形式的操作感受角是有大小的。

4.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直角的表象。

5.认识锐角和钝角时,要注意规范地表达。

6.要联系对多边形的初步认识,体会认识角的价值。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1.突出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和整理数据。

2.收集数据的方法有调查、实验和测量。

3.记录和呈现数据的方法有文字、符号、图形和表格。

4.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分类、汇总、分组和排序。

5.分析数据的方法:极值数据→特定数据→分布情况→整体水平。

6.从不同范围获得的数据存在关联,但也有区别。

【了解你的好朋友(综合与实践)】

1.重视活动过程的完整性。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3.通过回顾反思明确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在“数与代数”领域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结合计算,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分米和毫米,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图,直观认识角(包括直角、锐角、钝角)。在“统计与概率”领域教学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并分别计算。全册教材编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动,利用指南针在校园内测定各个方向的景与物;

五、提优补差主要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4、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精选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